第52章 大丰收(1 / 2)

 年代 / 現代言情 2138 字 2023-05-12

於遠咕嘟咕嘟兩三口喝完一碗。

興奮地說:“二姐,爸說了,今年秋收完了,咱村就開掃盲班。到時候大人孩子都能學習。”

“爸真這麼說?能行嗎?”

學習當然重要,即便是大老農,那也得識點字,學點算術。以後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問題是村裡人並不這麼認為,這掃盲班開得起來嗎?

曹秀笑道:“咋不行,你看看那山石梯田,壯觀的呀。村裡人現在對你爸那是這個。”

曹秀邊說邊比了個大拇指。

“等今年秋收完,一年的收成更是擺在那裡。誰嘴裡能說出個不字來。”

大老農有大老農的好處,那就是願意跟著信任的領導走。現在這個領導,儼然就是於衛民了。

“至於老師,這幾家下放戶裡的人,哪個不是人才?也該讓村裡人知道知道了。”

村裡人之所以看不起下放戶,還不是因為見識淺。

曹秀邊說著話,已經喝了兩碗綠豆湯了。

“你婆婆不是大學教授麼,學歷最高,村裡的孩子就交給她教。看這幾個月把你弟教的多好。”

“至於大人們,讓周家和鄭家各出一個人,一個教漢字,一個教算術。”

於悠都不得不佩服她媽這個人才了。

直接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改成了被下放戶反向教育。

不過這事兒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兒,當老師的能掙工分,當學生的能學知識。

誰教育誰,倒也沒那麼重要。

小麥割下來,還得把粒兒打下來,曬乾,才算完事兒。

一直忙了十來天,小麥粒都裝進尼龍袋,村裡第一時間就去交了公糧。

去晚了,趕上一起的村子多,那且得排隊呢。

小麥現在是按照畝交,一畝地產量大概二百多斤,要交一百五十斤。

糧站按照兩分錢一斤收,八百畝地,六百畝種了小麥,交完公糧隊裡收了一千八百塊錢。

這些錢還要買麥種、買農具、買化肥、小豬仔等,支付村裡所有的開支。

算吧算吧,不倒掛就不錯了,基本沒錢分給村裡人。

平均分到每個人手上不過一百來斤沒脫粒的小麥,脫完粒更少。

村裡人哪裡捨得吃細糧,再加上得賣出去一部分換錢過日子。

買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衣服布料,或是進行婚喪嫁娶、房屋修整。

餘糧的價格糧站是兩毛五一斤收,留下三十斤換成一百斤粗糧,能有二十塊錢。

這時候的人飯量大,一個人每天少說能吃一斤吧。

一百斤粗糧,根本不夠吃半年。

這是滿工分的情況,工分不滿的再扣出去,更不夠吃了。

下半年玉米產量高點,可玉米的價格低,想要換點錢賣出去的就多,同樣剩不下多少。

不夠吃的人家找隊裡借,一年頂一年,饑荒約拉越大。

於衛民跟著會計算了一遍,更覺出老百姓的日子苦了。這代人真的是付出了很多,卻得到的很少。

麥子收完,地自然不能閒著,接著翻地種玉米。

七月份又忙活了半個月,終於把玉米種上了。

於悠躺在炕上一動不動,她現在是切實的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

瘋了!七零睜眼,我帶空間全家穿完本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