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出发去买书(1 / 2)

 年代 / 現代言情 2212 字 2023-06-12

接到公社的通知。四隊的村長秋石頭、支書王建全、隊長李二虎。

五隊的村長徐大、支書劉貴、隊長楊紅旗屁顛屁顛兒就來了。

秋石頭:“我滴天,我沒聽錯吧?要在林子裡種蘑菇!”

徐大:“我們那林子真能種東西?”

都說這於書記腦子好使,這主意是一個接著一個。

他可是打聽了。二隊現在弄魚塘呢,三隊的沙地也說是要換東西種。

他們四隊五隊其實心裡可著急了,就希望啥時候公社能給他們也出個主意。

又覺得自己村裡實在是沒什麼拿得出手的。

沒想到,這擱在他們手裡就只能撿點木頭用的林子,都能被利用上。

六人心裡都很激動。

爭先恐後搶著說道:“我們種!”

“我們也種!”幾人胸脯拍的啪啪響。

楊澤山:“你們不怕種不出來?”

秋石頭:“那去年之前,大家不是也覺得冬天不能種出菜麼?”

“公社給我們想招兒呢這是,我們得識人心!”

徐大也說道:“那就是失敗了 ,那也比什麼都不幹強。這啥都不幹心裡更慌。”

“何況這玉米芯子我們有的是,這生石灰也能淘來。塑料布還有去年種暖棚還剩下不少呢。”

於衛民說道:“那好,那咱就開幹。這種植方法也沒那麼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是這麼說,於衛民也是紙上談兵,他去不去現場指導基本沒影響。

乾脆把菌種的培養方法和蘑菇的種植方法當場給幾人講解了一遍。又給幾人大致寫在了紙上。

囑咐道:“讓村民們都種,看誰家的長得最好,看看是什麼原因。光照還是澆水還是別的,吸取種的好的的經驗。”

秋石頭:“明白,讓我們邊種邊學麼,下次才能種得更好。”

徐大:“於主任,等我們種成了,村裡有錢了,是不是也能辦個託兒所,弄個學校?”

“別說,這孩子們放進託兒所,那大人們是放心不少。”

“還有我們村的小年青,沒活兒乾的時候,不少跑去一隊聽牆根兒的。現在也跟著認識幾個字兒了。”

於衛民笑道:“那感興好,到時候你們村缺老師的話,公社給你們協調。”

此時的第一生產隊,兩臺聯合收割機趕在小麥成熟之前送了來。

另外兩臺則是直接送去了公社,方便其他生產隊借用。

收割機一下地,能夠一次完成小麥的收割、脫粒、把莖杆分離這些工序。

那速度,十個人也比不上。人們需要乾的農活兒又輕鬆了不少。

與此同時,於悠也開始繼續優化第一生產隊的課表。

他們下放戶裡德高望重的齊老能在黑板上手繪世界地圖。對祖國的山川河流、人文特色,更是有一定的研究。

帶著厚厚的眼鏡的張老,出口成章,歷史上的大大小小的事兒那是信手拈來。

作為一個經歷過現代教育的人,雖然這兩門成績從初中開始就一直吊車尾吧。

但是不能否認除了考試環節,這些課程聽起來是十分有意思的,作用也很大。

讓人們更有深度,更有見識。

張老:“丫頭,真讓我們去?”

到了他們這個歲數,經歷了這麼多,能安穩在這一方養老就知足了。

瘋了!七零睜眼,我帶空間全家穿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