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楚云飞至华夏一行(2 / 2)

 抗戰諜戰 / 穿越 2204 字 2023-11-12

一場專門配備的國宴,本想上國酒,被楚雲飛攔住了。

「能否換一瓶汾酒,讓我再嚐嚐晉西北的味道,算起來已經近十年,沒有回去過了。」

這點小要求還算事兒,

立馬換來了汾酒。

宴會之上,沒有那麼多講究,楚雲飛很關心國內的發展情況,以及民生建設上的難度。

一些醫藥技術、化工技術,都可以互通有無的。

但國內多采用毛熊的體系,有些地方還是格格不入的。

從發展而言,中盟的工業體系脫胎於毛熊、日島,吸納了雙方的優勢,又增加了一定的靈活性。並未採用終身制,幹得好有獎勵,幹得不好,該還還是要換的。

尤其是國之重器,要有絕對的掌控權,同時給予足夠的主觀能動性。

搞發展需要策略,不能埋頭苦幹,這一點他楚某人可以多講一講。

雙方的合作戰略問題不大,曾經有過合作,因為毛熊的插手而中斷。如今又可以聯合起來,通一通氣,聯合搞一下工廠。

戰略合作在於海岸線、軍工技術,其中包含導彈技術、核武技術、海軍技術等等,都是可以考慮的。

前提是楚雲飛拿到足夠的好處。

要求大批量的人口移民政策,開綠燈,支持1-2千萬人口的正常移民。

這是底線,中盟的地盤越來越多,必須維持人口上的比例優勢,否則地方不穩。

單靠人口增長來的太慢,必須大規模的遷移,以正規的渠道遷移一些工種。

故土是故土,也要為中盟考慮,為他手上的地盤考慮。

大佬,我不做舔狗很久了。

這份要求還是出乎意料的,可能想象過雙方合作的難點,在於利益交換,在於貿易的逆差,真的沒想到楚雲飛的底線要求是這個。

「先吃飯,一切都可以商量。」

國內鋼鐵突破200萬噸,在工業起步上算是打下了一點點基礎。

但這點粗鋼產量,還不夠中盟的一個邊角,中盟鋼鐵產量以千萬噸計算。

既有技術的差距,更有人才管理的差距,缺少技術工種,缺少高新科技人才。

原始的積累沒辦法通過制度、通過埋頭苦幹去追趕,需要時間去磨,沒有任何捷徑。

就像數學題,說不會就不會,不管你怎麼努力,都憋不出來。

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打磨積累,才能突破這些科技難題。

工業問題好處理,雙方聯合建廠,中盟負責幫忙培養技術工種,利潤按照雙方的股權去分紅即可。

但海軍艦艇上的戰略合作,中盟可以提供巡洋艦、驅逐艦,以及內河炮艇、護衛艦等中小型艦艇。

技術方面也好說,造船廠隨便拿出點來,足夠華夏消化一段時間了。

一旦海軍有所突破,可以嘗試收回岱輿島,徹底解決紛爭問題,進而幫忙打擊白頭鷹的島鏈封鎖。

也算變相的為中盟培養一個助手。

雙方暗中達成了不少交易,不同於中東那般,以原油支付。楚雲飛需要用人口來支付,想要拿到技術支持,必須用外遷的人口來劃定。

他需要千萬級人口遷移,來提升中盟內部的穩定性。

抗戰:我的至強德械軍團完本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