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清扫东巴,海陆两进拆解天竺与西巴(2 / 2)

 抗戰諜戰 / 穿越 2217 字 2023-11-04

中盟範圍內,唯有一個合法武裝,那就是中盟的軍隊。

只有治安署、守備兵團與主戰兵團。

拉赫曼有權利組建治安署,但武裝部隊他沒權利過問。

糾正了孫銘的問題之後,

楚雲飛關心兩大兵團的聚集情況。

遠征兵團與安瀾兵團已到達卑謬地區,是否真的要跟天竺打,需要等楚雲飛發令。

53年的天竺剛剛成立三年而已,它從47年獨立,一直到三年後才徹底擺脫日不落。這期間便是解決地方土邦問題。

所謂的土邦,類似於華夏之前的軍閥,大大小小几百個土邦。相當於國中之國,名義上隸屬於天竺,實際上一個個單獨治理。

而土邦是自願加入巴鐵或者天竺,雙方之間的矛盾因此激化,而這也是日不落留下的坑。

武力解決了大部分土邦問題,但看似鐵桶一塊,實則並不穩定。

楚雲飛選擇的時間點很合適,恰好天竺完成了第一次印巴戰爭,把有爭議的地盤全都搞定了。那正好,楚某人過來摘一摘果子。

值得一提的是,這地方經過日不落200年的統治,工業、鐵路發展的很不錯,鋼鐵產量在世界第八,鐵路里程5.4萬公里。

對方的總兵力在51萬人左右,士兵中有參加過二戰的老兵。但指揮官卻還得依靠日不落。

純天竺人也就四個少將,一群校官,指揮能力低下。

楚雲飛真沒把他們放在眼中,但卻要考慮如何一步步的蠶食它。

對方的體量確實需要謹慎處理一番,先拿下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在東巴邊境跟對方打一場四五萬人的戰爭。

控制一下戰爭的規模。

在打之前,需要把東巴徹底穩定下來,修繕臨時公路,可以讓坦克裝甲部隊迅速開過來。

修路搭橋,構建後勤網。

這一點不需要楚雲飛去教,劉昌義懂得如何運作。

在遠東經歷過,重新搬過來而已。

所以東巴的情況跟很多人預料的不同,第一輪突破戰鬥結束後,主要兵力執行封鎖,開始完善公路、鐵路線。

恆河三角洲地區多洪澇,要防備雨季到來時候的洪水問題。

第一批內河炮艇運輸過來,其中有上百艘25噸級的小炮艇,以機槍、105毫米迫擊炮,薄皮裝甲。

用於迅速的佔領恆河水系,進行河道巡邏。

這種規模的炮艇,只能作為巡邏使用,沒有多少攻堅能力。

但它卻可以配合作戰,提供不俗的水上火力點。

可以當做移動的機槍、迫擊炮陣地。

最主要能夠在大部分內河地區航線,吃水0.7米,靈活方便。

並非船堅炮利才有效,小型炮艇適合這多水系的三角洲地區。

除了小型炮艇外,還有一批新型炮艇,排水量70噸,長20米,寬5.3米,吃水1米。

配備105毫米榴彈炮,附帶運輸能力,攜帶滿編的步兵排,貨倉可攜帶11噸貨物。既可以提供水上火力,亦能進行水上運兵。

四艘炮艇,便可運輸一個滿編步兵連進行作戰,而這個步兵連還能得到一門105毫米榴彈炮的火力支援。

抗戰:我的至強德械軍團完本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