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繁华兴盛(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63 字 2023-07-05

月波樓!

乃是秀州城內的亭臺樓閣,每逢佳節便是遊人如織。

漸漸的發展成為以月波樓為中心的商圈,延伸至不遠處的上官街則是商鋪林立,頗為繁華興盛。

“樓前翠凝如縈帶,而高柳橫塘,遠入孤村,野光水草,微見出處。欄干下瞰,煙雨空濛,朝霞暮雲,霧亂衣袂。”

“啟稟官家,此乃政和年間秀州知州毛滂的《月波樓記》。此樓修建於至和元年,為當時的嘉興知州令狐挺所建。月波樓下的金魚池乃是我朝金魚初始之地。”

韓鑫好似導遊一般,帶領眾人穿梭在秀州的街巷之中,並詳細講述著地名背後的故事。

時而引經據典,時而旁徵博引,時而深入淺出,卻也讓趙構等人聽得如痴如醉。

“朕看這月波樓周圍商鋪繁多,大部分好似新開之鋪,是為何故?”

趙構一邊欣賞著秀美的街巷,一邊關注著兩邊的商鋪,對於他而言或許民生和國富才是最為關心的。

“回官家話,自革新變法後,市易均輸讓貨物流通更為便利。秀州本就是手工匠聚集之地,且水路便利,因而店鋪如雨後青筍般四處開張。手工匠憑手藝將貨品買賣到湖廣、兩廣,甚至大理安南。”

“秀州上官街市肆薈萃,每個商鋪大多背後有個作坊,商鋪以零賣,大宗買賣則以商人間貿易為中介,朝廷既可按零賣收稅,也可按大宗買賣收稅。”韓鑫回稟道。

原來革新變法的市易均輸讓貨物在流通性上更為方便,並且能夠以一地之貨物而通行全國,甚至外邦。

那麼秀州憑藉著大運河的交通優勢和手工業發達的技術優勢,在全大宋甚至外邦需求的疊加之下,巨大的需求讓工匠更加願意開商鋪和作坊以賺取更高利益。

“零賣如何收稅,大宗如何收稅?”

趙構問得很細,畢竟從這一處就能判斷出稅收的數目,從而可以大概推算出革新變法光貿易這一塊會對朝廷的稅收貢獻。

同時對於稅收怎麼收,不同的貿易方式收取是否合理,這些同樣也是朝廷需要關注和了解的。

“趙相在革新變法市易均輸等提出細則,各路轉運使不得干涉州府稅收方略,各州府可依因地制宜制定貿易稅收。因為秀州乃是分為零賣、大宗、專賣和抽傭等幾類收取,各行各業利潤不一。高利行業稅則重,如酒、鹽、茶、絲等等。”

韓鑫說的其實就是大宋的商業特色,市場形式多種多樣,官府並不約束和限制。

正因為這樣的靈活性,讓商業店鋪不僅僅在城市,村鎮鄉落之中也是大肆發展。

並且隨著商業發展越來越繁榮,商品的品類也是越分越細,種類越來越多,對於民眾所需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的需求自然也是越來越高。

本來大宋設置轉運使是方便貨物運輸與流通,同時肩負稅收和貿易管理。

後來轉運使逐漸發展成為地方的主政官吏,這樣一來反而對於地方的商業發展造成侷限。

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完本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