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如此妥当(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94 字 2023-11-04

趙構看到統兵將領能如此用心,看到北伐戰備佈置得如此妥當,望著一望無際的洞庭湖,不由得心情大好。

“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悽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芝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藉著此情此景,趙構不禁吟誦了起來來。

北伐在即,國家在他的帶領之下已經走上了中興之路,大宋眼下之氣象已然不輸大唐之盛景。

對於趙構而言,他要成就自己的一代明君,那麼不僅僅只是文治,更需要武功。

革新變法能夠讓大宋恢復富強,但檢驗是不是一代帝國,那麼便需要江山一統,八方來朝。

“世人皆愛范仲淹之《岳陽樓記》,朕卻也喜歡滕子京這首《臨江仙》。雖中間有引用孟浩然之詩句,亦難以氣勢雄渾之感!”

在趙構看來,范仲淹的詩詞雖有憂國憂民的思考,卻缺少氣勢磅礴的豪邁。

而滕子京的詩句或許更契合他此時此刻的心情,他需要的憂國憂民,更需要開疆拓土。

“狀元郎,汝以為如何?”

“回官家話,范文正公之《岳陽樓記》格局高遠,居廟堂之高亦能憂國憂民,乃體現國之重臣擔當。滕宗諒之《臨江仙》雖名氣不大,卻氣勢豪邁,頗應眼下即將北伐之景。”

在虞允文看來,二者的詩文顯然沒有可比性,那麼趙構拿出來做比較,自己也只能是順著官家的意思往下說。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自然是千古絕唱,但更多的是站在朝廷重臣的角度的一種思考。

同樣也許是名氣太大的緣故,世人對此的解讀都已是十分精熟,反而沒有滕子京的臨江仙那麼符合當下的情境。

“虞卿所言頗為符合朕之心意,二者本無從比較,只不過滕宗諒之詞頗為符合朕此時心境。”

趙構含笑對著眾人說道,他此時也是想借助詩詞讓這些武將們鬆弛一些,畢竟大戰在即過於緊繃也不是好事。

“官家英明!”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對於詩文而言,雖然這些人大多是武將,卻也都算是文武雙全之人。

因此也能聽出個大概,何況還有個狀元郎在旁細細解讀。

此時樓船上氣氛融洽,君臣之間也是一團和氣,談笑風生之間嶽州城也是隱約出現在眼前。

“啟稟官家,此處離嶽州城已不遠,岳飛、吳璘和劉錡三大帥已在岳陽門外恭候聖駕多時!”

虞允文身著一身戎裝稟道,雖不及武將們那麼威風凜凜,卻因幾分儒雅之氣愈顯英氣逼人。

他此時還是以中書舍人之職隨同官家御駕親征,但對於自己而言,跟隨官家六七年希望有個更大的舞臺施展自己。

“岳陽門之上便是岳陽樓,今日天氣難得,讓諸卿陪朕遊一遊這岳陽樓!”

對於趙構而言,從小在中原地區生活,靖康之變後又忙於國事,江南的風景卻也不曾有過太多領略。

岳陽樓更是因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名滿天下,此時君臣同遊岳陽樓也算是一段佳話。

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