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最佳位置(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17 字 2023-06-18

尉氏縣。

五峰山外的三里營!

官道之上橫立著一支彪軍,幾面軍旗上分別書著大大的宋字、嶽字和董字。

原來就在岳家軍正在攻擊穎昌之時,開封方向已經接到了穎昌的求援書信。

完顏宗敏來不及細想,便留下了兩萬守軍繼續堅守開封,自己則親率糾集的八萬大軍去馳援穎昌。

按照之前的計劃,董先接到斥候回報完顏宗敏大軍距離十里之外的消息後,便率踏白軍攔在五峰山三里之外三里營的官道之上。

“啟稟統知,金軍前軍已距離三里營不足五里,前中後三隊一字長蛇,相互策應緊密,目測約不到十萬人!”斥候急匆匆的策馬回稟道。

“金軍騎兵中重裝騎兵多少?”董先問道。

“金軍重裝皆集中在中軍,數量不多,從裝束與隊伍來看,似乎漢兵數量多於金兵。金人好像較為倉促,旗幟凌亂,步調與指揮似乎不甚一致!”斥候繼續說道。

“再行打探!”

“遵命!”

董先細細的品味著斥候剛才說的話,他覺得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大軍戰鬥力應該不強。

自己作為誘餌還是應該與敵軍前軍先力拼一下,然後再假裝不敵逃往五峰山。

“傳本將令,等下出戰之時,後隊在後面不出,等到前隊與中隊假裝不敵之時,後隊弓弩齊射作為策應掩護。一陣弓弩之後便可跟隨大軍回撤,不可戀戰記住要快!”

董先此時將戰法佈置下去,雖然是誘餌但也不想讓本軍有太多傷亡,做戲而已只需表演到位即可。

“將軍,這金人的馬比咱跑得快,不如咱們回撤的時候撒些鐵蒺藜吧!這樣顯得比較真一些!”一個隊將說道。

鐵蒺藜為何物?

鐵蒺藜其實就是在古代一種的鐵質尖刺器具,基本上就是撒佈用的障礙物。

在戰國時期騎兵作戰就已廣泛使用鐵蒺藜。

在作戰之時,將鐵蒺藜撒佈在地上,用以遲滯敵軍騎兵的行進速度。

並且有的鐵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繩串連,以便敷設和收取,這種鐵蒺藜基本上和絆馬索的功效類似。

“唔……”

董先一邊聽著隊將的建議,一邊快速的思考著。

不得不說這個建議非常好,既能夠減緩敵軍追兵的速度,還能夠激發起敵軍的追擊欲,讓這場戲顯得非常的真實。

“你小子這個想法挺好!”

“傳令把全軍的鐵蒺藜全部給到後隊,後隊掩護回撤後把鐵蒺藜撒在官道之上,以延緩追兵速度。記住,不要撒太多,既要讓追兵能看到我們,又要讓追兵追不上。”董先說道。

踏白軍這個誘餌確實不好當,不能為了當誘餌讓本方損失太大,也不能跑太快讓敵軍喪失追擊的慾望。

因此這個誘餌的最佳位置便是讓敵軍垂涎欲滴,欲罷不能!

“報,啟稟統制,金軍前軍距此已不足五里!”斥候稟告道。

“可看清金人前軍打的什麼旗幟?是哪支軍隊?”董先問道。

對於他而言,並不存在挑不挑對手的問題,只是瞭解清楚一點作戰的時候或許心裡更有底一些。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