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如何破局?(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71 字 2023-10-23

如何破局?

不得不說,韓世忠說的安撫四夷非常有道理,並且西夏又是重中之重。

“韓卿安撫之策乃一時之策,不過是穩住西夏與高麗而已。朕真正要的是北境一統,不可在重蹈前朝之覆轍!”

大宋創建之初,太祖黃袍加身之時,四周可謂是強敵環伺,並不能安穩度日。

怎麼處理與周邊番邦的關係,從而確立自己中原正統的“天下共主”形象,便是當初太祖趙匡胤需要思考的問題。

儒家眼中所謂的天下共主,不過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太祖太宗甚至是真宗時期,都有一顆尚武之心,都有一番開疆拓土之志。

可是無論是與西夏還是遼,基本上佔不到太大的便宜,往往是出師之時躊躇滿志,班師回朝之時灰頭土臉。

最終便是依靠議和和歲幣納貢來穩定局面,看在錢的份上,番邦們勉強給了大宋天下共主之名。

眾人從趙構的話語之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趙構的意願便是希望自己成為天下共主的皇帝。

這樣的天下共主,不止是要讓國內的百姓臣服,也要安撫好疆域四周的“蠻夷”。

這樣的安撫還僅僅只是一時,趙構更大的野心是要他們臣服,甚至是滅亡。

歷朝歷代評論帝王是否賢明有德,很重要的一條便是“四夷賓服,萬國來朝”。

“官家的意思是我大宋對西夏與高麗終有一戰?”

趙構這樣的想法有些出乎韓世忠的意料,原本他認為官家不過是想掃平金國,歸順西夏和高麗。

卻沒有想到官家竟有如此志向,讓北境完全一統,歷朝歷代可是非常罕見。

周朝時期有犬戎環伺,秦漢時期有匈奴虎視眈眈,魏晉時期則是鮮卑作亂,到了隋唐又有突厥崛起。

可以說中原王朝每朝每代在北方都有一個強大的蠻夷崛起,從而對中原構成巨大的威脅。

“諸位可知靖康之變乃是奇恥大辱,秦漢和隋唐之強敵不遜於遼金,為何不曾有此局面?”

趙構並沒有正面回應韓世忠的話,反而是拋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

“臣以為,秦漢與隋唐有尚武之風,本朝或許過於文治而疏於武功。”趙鼎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官家的脾性他已經揣摩的非常清楚,但凡回稟只須直言而不必拐彎抹角。

“在臣看來,秦皇漢武,隋文唐宗,皆有開疆拓土之志,並不安於現狀!”

張浚也不失時機的回應道,官家出題自己自然是不能落後。

“秦漢與隋唐都城皆在關中,有地利之優,進可攻退可守,可保皇統無憂!”韓世忠說道。

大宋以前的中原王朝大多將都城設置於關中地區,對於地利而言顯然是有很強的保障。

從地形圖上看,作為秦漢、隋唐王朝都城的核心位置,關中區域便是包括秦嶺在內的數座崇山峻嶺圍成了四面環山的天然屏障。

加之關中地區有函谷關、大散關、潼關等多個扼守著戰略要衝地區的險要關口,因此面對強敵,防禦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完本在線免費看